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数字新能源 · 数字
数字新能源 郑建辉 2025-09-15
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四巨头通威股份、协鑫科技、新特能源和大全能源均亏损,合计亏损81.34亿元,同比扩大。综合产能利用率降至20.56%,新增产能为零,全国行业总体产能利用率创2008年以来新低。四家企业共销售多晶硅36.88万吨,同比下滑37.4%,除协鑫科技销量增长外,其余三家下滑,新特能源降幅最大。成本方面,各家同比继续下降,协鑫科技颗粒硅成本优势显著,大全能源现金成本最高。 ..........
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四巨头(通威股份、协鑫科技、新特能源和大全能源)均已公布了中期业绩报告,四家企业依然全部亏损,合计亏损总额达81.34亿元,去年同期亏损额为61.66亿元,同比亏损额进一步放大。其中,通威股份亏损额49.55亿元,继续位居首位,占到60%,其次协鑫科技亏损17.76亿元,大全能源亏损11.47亿元,新特能源亏损2.56亿元。除新特能源同比减亏外,其余三家亏损额均增加。
图1: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四巨头归母净利润继续全线亏损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数字新能源DataBM.com
综合产能利用率降至谷底 新增产能为零
截至6月底,四家多晶硅企业合计硅料总产能达198.5万吨,同比增加31万吨,较2024年底产能持平,2025年1-6月尚未有新增产能释放。上半年,四家企业的综合产能利用率仅20.56%,较去年同期的40.43%大幅下滑19.78个百分点,共生产多晶硅40.82万吨,同比下滑39.7%,占全国总产量的66.79%,产量集中度有所恢复。从产能利用率看,四家企业中,新特能源的产能利用率最低,仅11.2%,协鑫科技最高,达到30.2%。上半年,全国多晶硅行业总体的产能利用率在37%左右,创2008年以来新低。上半年,硅片、硅料销量同比均出现下滑,为了控制或减少亏损,企业下调开工率,维持低负荷运行,产能利用率也随之降低。
表1:多晶硅四巨头产能、产量及产能利用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数字新能源DataBM.com
新特能源销量降幅最大 协鑫逆势增长
上半年,四家多晶硅企业共销售多晶硅36.88万吨,同比下滑37.4%。其中,通威股份实现多晶硅销量达16.13万吨,N型硅料出口量占到90%以上,硅耗降至1.04kg/kg.si,全球市场份额达30%,继续位居第一,硅料公司永祥股份合并业务总收入61.58亿元,占公司业务的比重降至15.2%,而组件电池业务收入占比则提升至60%以上;协鑫科技销量第二,实现13.14万吨的销量,市场份额达到24%,实现硅料业务收入39.64亿元,颗粒硅碳足迹达仅41kgCO2e/kg;大全能源销量达4.6万吨,位列第三,硅料业务收入19.64亿元;新特能源位列第四,实现硅料销量3万吨左右,实现硅料业务收入9.98亿元,公司单位综合电耗较2024年底下降7%。四家企业产销率均在90%上下,综合产销率为89.91%。
从销售增速看,除协鑫科技销量继续进一步增长外,其余三家企业销量均出现下滑,尤其是新特能源,销量同比大幅下滑达78%,企业在上半年减少生产,并推动成本下降,实现了减亏,硅料业务收入占比也大幅下滑。
表2: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四巨头销量及产销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数字新能源DataBM.com
表3: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四巨头硅料业务收入及占营收比重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数字新能源DataBM.com,*永祥股份合并收入
成本均继续下降 大全能源现金成本最高
根据公开信息及数字新能源DataBM.com市场交流了解,上半年,四家多晶硅企业之中,大全能源的多晶硅现金成本最高,达到3.77万元/吨,含运费及折旧的单位成本则高达5.51万元/吨,新特能源在3.05~3.15万元/吨,通威股份现金成本在2.9万以内,其内蒙古基地已降至2.7万元/吨(不含税),在棒状硅企业中具有成本优势,协鑫科技颗粒硅现金成本已降低到2.6万元/吨左右,颗粒硅较棒状硅仍有显著成本优势。总体来看,各家的成本同比继续下降。
表4: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四巨头现金成本(不含税)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数字新能源DataBM.com
行业资讯 | 市场数据 | 产业分析 | 行业智库
聚焦光伏、储能、氢能…
专注于打造产业大数据平台
汇聚平台力量,助力产业发展
欢迎:商务合作/投稿交流/意见反馈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数字新能源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databm.com。(免责声明)
编辑:郑建辉
监督意见:0571-85871518
投稿爆料:0571-85871518 news@datab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