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击页面右上角 ···

2、然后点击 “在浏览器打开”即可

返回首页

数字新能源APP

行情趋势、触手可得
打开APP

天要塌?光伏大厂接连倒下,这个市场怎么了?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 2025-07-17

据外媒报道,7月1日,法国太阳能安装商France Solar已从破产程序转为清算程序。此前该公司因未能找到买家,于4月28日进入破产管理程序。..........

据外媒报道,7月1日,法国太阳能安装商France Solar已从破产程序转为清算程序。此前该公司因未能找到买家,于4月28日进入破产管理程序。

图片来源:France Solar官网

公司官网显示,法国太阳能安装商France Solar于2009年在法国阿尔萨斯市创立,主要从事光伏板及其他能源设备的安装,2022年被欧洲能源公司Blue Pearl Energy集团收购,2023年迁入新总部。

然而好景不长,2024年7月,France Solar启动大规模裁员,裁去近150人(原274个工作岗位)。对此该公司解释称,主要系住宅市场竞争加剧、通货膨胀导致家庭投资能力下降等因素导致公司出现了业务困境。

事实上,不止欧洲光伏产业链下游企业深陷破产泥沼,上游企业更是早已苦不堪言。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不完全统计,欧洲光伏制造业中,已有超20家光伏企业宣告破产大幅缩减产能被迫进行产能转移

具体来看,涉及硅料环节的光伏企业有3家;涉及硅片的有2家;涉及电池的有4家;涉及组件的有10家;涉及辅材的有1家;涉及设备的有2家

其中3家硅料企业中,挪威Norwegian Crystals因市场低迷于2023年9月申请破产;REC Silicon则因当时电价过高,于2023年11月关闭了其位于挪威的两家多晶硅工厂转至美国建厂;德国Wacker Chemie则选择缩减太阳能级多晶硅产量,转向生产用于半导体的电子级多晶硅业务。

曾是欧洲最大光伏组件制造商的Meyer Burger也倒在了这波“破产潮”。据了解,其位于美国和德国的子公司已于今年6月申请破产;而仅剩的瑞士总部公司,也于6月26日向美国申请了破产保护。(详情请点击:突发!光伏龙头申请破产保护!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Glasmanufaktur Brandenburg(简称“GMB”)作为欧洲最后一家规模化生产太阳能玻璃制造商,已于7月4日提交破产申请。

事实上,GMB自今年1月起,就已因产品需求锐减,连续数月实施短时工作制,每月亏损达9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748万元)。尽管欧洲还有Saint-Gobain、Pilkington等企业涉足光伏玻璃领域,但多为辅助性业务或依赖进口原料,并未形成规模化本土产能。

因此GMB破产后,意味着未来欧洲光伏企业所需玻璃将几乎全靠进口

另外在2家设备企业中,以色列光伏逆变器供应商SolarEdge为精简运营并提高效率,也曾实施4轮裁员,累计人数达2200名员工。(详情请点击:第四次裁员!老牌光伏龙头扛不住了

据Sinovoltaics《2025欧洲太阳能产业链地图》,统计的125家光伏企业中,多晶硅企业几乎全灭,仅剩27.6GW产能;硅锭企业仅剩3家,总产能2.5GW硅片企业6家,产能2.7GW;电池片企业16家,产能6.325GW;组件企业超90家,产能超20GW

从整体格局来看,欧洲光伏产业链呈现严重的“空心化”,像在硅料、硅片等核心环节,本地光伏企业严重缺失、几近空白;而目前留存的企业,大多集中于组件生产及设备制造等中下游领域

那欧洲光伏产业链为何如此脆弱?

首先是欧洲自身因素。欧洲成员国多且情况各异,政策落地缺乏执行力。例如,欧盟顶层政策在其成员国执行时会出现分化落地时间过长。尽管欧洲近年想靠政策拉动本土制造业尤其是光伏产业,但很多光伏企业等不及政策落地就已倒闭破产

其次居高不下的用电成本。像硅料、硅片等环节的企业,其成本有1/3来自用电。而电价居高不下的原因则来自于各类税费负担。以德国为例,在电价构成中发电成本仅占35%,其余65%为各类税费,如可再生能源附加费等,这直接推高了当地企业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欧洲多国的电价波动明显,峰值电价时,能达到正常水平的近30倍。这种波动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用电成本负担。

此外,原材料供应依赖进口、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以及光伏技术研发投入的不足配套光伏制造产业链相对不完整等多重因素叠加之下,削弱了欧洲光伏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更是无法扛住来自世界各国产品的冲击,从而加速了企业的破产退出。

但实际上,欧洲各国政府并没有完全抛弃本土光伏产业的发展。

首先欧洲各国政府有意拿出真金白银扶持本土产业。欧盟设有“复苏和韧性基金”“创新基金”“地平线欧洲” 等多项基金,为光伏企业提供直接赠款。与此同时,各国政府也会对光伏企业给予资金支持、低息贷款、税收优惠等。

其次在产业本土化建设上,欧盟委员会于2022年12月启动了“欧洲太阳能光伏产业联盟”,旨在保障到2025年实现30GW的光伏本土制造能力

同时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还就《净零工业法案》达成了临时协议。该协议要求自2026年起,30%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招标容量需使用本土制造的组件和电池到2030年,这一本土制造比例要达到40%

此外在目标设置上,作为RE Power EU计划一部分的《欧盟太阳能战略》,设定了到2030年实现600GW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容量目标。

由此来看,欧洲各国政府均有意推动本土光伏产能的扩张,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确实收效甚微。从短期来说,欧洲难以改变对光伏产品的进口依赖

关于我们

行业资讯 | 市场数据 | 产业分析 | 行业智库

聚焦光伏、储能、氢能…

专注于打造产业大数据平台

汇聚平台力量,助力产业发展

欢迎:商务合作/投稿交流/意见反馈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数字新能源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databm.com。(免责声明

编辑:于江莲

监督意见:0571-85871518

投稿爆料:0571-85871518 news@databm.com

上拉加载更多
返回 分享 首页

数字新能源 · 数字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长按分享/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