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击页面右上角 ···

2、然后点击 “在浏览器打开”即可

返回首页

数字新能源APP

行情趋势、触手可得
打开APP

实控人增持+广挖墙脚 光伏新秀全面加速转型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 2023-12-19

人才来来源隆基、晶科、阿特斯等龙头企业。..........

为了专注走好光伏异质结这条路,泉为科技可谓花费了大力气。

12月18日晚间,泉为科技发布多则公告事关公司人事变动、定增募资等方面。

据其定增相关公告内容显示,原计划向控股股东泉为绿能的定增由5.71亿元下调至3.5亿元。此次定增完成后,公司实控人褚一凡将合计拥有泉为科技36%的表决权。针对此次定增,泉为科技表示,有助于巩固褚一凡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地位,从而维护公司控制权的稳定,促进公司稳定发展。



而市场对于这一定增解读为,公司控制权进一步集中,有利于提升异质结产能和降低制造成本。

资料显示,广东泉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泉为科技”)成立于2022年4月,曾用名广东国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立科技”),2017年在深交所上市,原主营业务是EVA环保改性材料及制品。

2022年,通过股权收购,国立科技成为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泉为新能源”)的第一大股东,至此国立科技踏足光伏领域。2023年3月,正式改名为广东泉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而在被正式收购之前,山东泉为新能源就已布局了5GW异质结电池片15GW异质结组件和5GW储能产能。今年3月,泉为新能源3GW异质结组件已全面投产;6月泉为科技透露3GW异质结光伏组件产能已量产

在收购泉为新能源之后,泉为科技顺势而为专注于异质结领域。除了之前的山东基地,泉为科技又投资120亿元建设安徽泗县基地。据悉该基地计划在2024年第二季度正式投产。

虽然通过收购光伏公司踏入了行业门槛,但泉为科技想要在如此内卷的光伏行业站稳脚跟,并不容易。从泉为科技的半年报中可窥见一二。

2023年上半年,泉为科技实现营收6.99亿元,同比下降1.72%;归母净利润-7852.52万元,同比下降498.28%

其中,光伏组件业务仅实现营收0.55亿元,营业成本却接近0.62亿元,毛利率为-12.08%上半年实现组件产量为38.11MW销量为36.19MW

据华晟新能源董事长徐晓华透露,目前华晟新能源异质结产品月度出货量已达500MW至600MW。

面对此种实力悬殊的局势,泉为科技想要奋起直追快速站稳,就需另辟蹊径。将市场上已有的光伏人才揽入麾下就是一种高明之举。

4月11日,泉为科技发布聘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公告,聘任CHIW NYET SEONG(中文名:吕日祥)、夏寒松雷心跃刘聪为公司副总经理。其中,吕日祥、夏寒松、雷心跃三人均在光伏行业资历深厚。

9月28日,泉为科技发布公告称董事长储一凡卸掉总经理职务,并聘任雷心跃为公司总经理。

12月18日晚间,泉为科技发布2则高管聘任公告。一是聘任张贵明为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另一个是聘任徐珍英为公司财务总监。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发现,此次新聘任的财务总监徐珍英在也算是光伏领域的“老兵”。据其简历显示,徐珍英此前分别曾在苏州阿特斯集团任财务经理;中利集团苏州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任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江苏中利集团任财务总监。

泉为科技不仅在上述公司的管理层任用光伏领域人才,还引进光伏技术人才。

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太阳能电池资深专家孙云教授于近日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加入泉为科技。

据泉为科技官方微信公众号显示,孙云教授自1987年开始从事薄膜太阳电池材料、器件研究与工程技术开发,是我国最早从事薄膜太阳电池研究和产业化技术开发的科学家之一。其对薄膜电池材料、异质结电池结构与物理机制,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开发具有很深的造诣,在光伏及真空薄膜科技领域拥有深厚的研究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关于我们

行业资讯 | 市场数据 | 产业分析 | 行业智库

聚焦光伏、储能、氢能…

专注于打造产业大数据平台

汇聚平台力量,助力产业发展

欢迎:商务合作/投稿交流/意见反馈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数字新能源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databm.com。(免责声明

编辑:赵华

监督意见:0571-85871518

投稿爆料:0571-85871518 news@databm.com

上拉加载更多
返回 分享 首页

数字新能源 · 数字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长按分享/保存图片